
第四批昆山市非遺傳承人陳志橋:一碗奧灶面,百年匠心傳
![]()
爐火純青的技藝背后,,是一代代匠人對傳統(tǒng)味道的堅守與創(chuàng)新,!
昆山市第四批非遺傳承人授牌儀式
近日,第四批昆山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,,憑借(湯面制作技藝)昆山奧灶面制作技藝,陳志橋被正式認定為該項非遺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,,成為這一百年味道的新一代守護者,。

陳志橋
第四批昆山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
“昆山奧灶面制作技藝”代表性傳承人

2022年,陳志橋曾參與首屆“蘇式面點非遺技藝公開遴選傳承人”項目,,并通過考核成為蘇式面點傳承人(導師為劉錫安),,他的師父正是中華金廚獎得主、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奧灶面代表性傳承人劉錫安,。
作為昆山飲食文化界的泰斗,,劉錫安13歲開始從事飲食工作,師從名廚徐天麟(曾任國營奧灶館經(jīng)理),。
劉錫安大師一生耕耘“一碗面”,,先后教授400多位學生,將奧灶面的制作技藝系統(tǒng)傳承,。年近八旬時,,他仍活躍在技藝傳承一線,在公開課上展示奧灶面經(jīng)典與創(chuàng)新技藝,,甚至研發(fā)了“大師方便面”,,讓非遺技藝走進千家萬戶。
陳志橋作為劉錫安的弟子,,完整繼承了師父的技藝衣缽,,成為奧灶面制作技藝的新一代守護者。
奧灶館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咸豐三年(1853年),,其前身是名為“天香館”的小面館,。相傳乾隆**下江南時品嘗紅油爆魚面后大為贊賞,太監(jiān)稱美味源于“面灶上的奧妙”,,由此得名“奧灶面”,。
這項技藝在2009年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,2013年被評為“中國十大面條”之一,2024年榮獲金茉莉“地標美食”稱號,,今年5月更入選“2025江蘇十大地標面條”,。
陳志橋等新一代非遺傳承人的使命,就是讓這份熱氣永不消散,,讓這縷香氣穿越時空,,讓百年匠心在現(xiàn)代餐桌上繼續(xù)綻放光芒。



▲陳志橋參加揚州大學烹飪學院講堂和師父劉錫安一起授課
一碗奧灶面
承載著昆山人的味覺記憶
如今正通過傳承人的雙手
續(xù)寫著新的舌尖傳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