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市中小學思政一體化教學研討活動順利舉辦





市第一中學梁欣老師作為黨員教師代表進行了心得分享。梁老師圍繞“立德樹人”主題方向,,從學情分析,、學段銜接、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三個方面內容,,闡述如何幫助學生完成從形象直觀到抽象思維的過渡,同時根據(jù)學生的身心發(fā)展水平,,制定循序漸進而又螺旋式上升的教學計劃,,幫助學生真正樹立好教學目標。

▲昆山市高中思想政治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洪敏老師作專題講座
洪敏首先對活動呈現(xiàn)的6堂課程進行現(xiàn)場評析,,從內容巧設計,、議題能統(tǒng)領,、情境接地氣等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和剖析,同時對于“學生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”的發(fā)展方向提出要求,,呼吁教師們要進一步提高對思政課一體化工作的認識,,不斷強化教學設計上有整體性和教學資源的共享共鑒,不斷延長同心圓的半徑,,形成合力,,促進思政教學的有效開展,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動力,。
▲昆山教師發(fā)展中心高中政治研訓員殷久華作專題講座
殷久華圍繞“緣起——嘗試議題式教學,,創(chuàng)新教學方式”“探索——議題式教學設計,力求返璞歸真”“反思——議題式教學模式,,服務思政教學”三個部分展開論述,,分析課標要求,從議題選擇,、情境營造,、活動開展、問題設置等多方面展開講述議題式教學的要點,。
▲人民教育家培養(yǎng)對象,、昆山市學校發(fā)展室專家成員朱小敏
朱小敏在總結中提出,新時代思政教師要深度把握育人使命,,構建生活化課堂場域,,通過議題式探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(xiàn)實,以法治實踐案例為載體,,將規(guī)則意識轉化為可感知的成長體驗,,同時鼓勵教師提升數(shù)字素養(yǎng),運用智慧教育手段打通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壁壘,,在課堂中搭建起連通青少年認知與社會發(fā)展的價值橋梁,。

本次研討活動以人大代表履職實踐為切入點,貫通小初高不同學段,,通過尋訪調研,、角色模擬、議案設計等互動教學,,引導學生在真實社會場景中感知責任,、踐行擔當。課程設計既注重知識體系的梯度銜接,,更聚焦青少年社會參與能力的培養(yǎng),,用可觸可感的實踐紐帶,讓公民教育走出課本,、融入成長,,為構建貫通式思政育人生態(tài)提供了鮮活范例,。

來源:昆山教育發(fā)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