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 發(fā)表于: 2020-12-03
, 來自:江蘇省0==
如果你從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抱怨孩子“說不聽”,,那么這時最該檢討的反倒是我們給指令的方式,。大部分父母都是不理解孩子聽指令也是有認知發(fā)展階段的,,于是總是以我們更加成熟的認知方式給孩子發(fā)指令,,而且還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就該懂,不然就是孩子“說不聽”,。聽從指令背后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理解力,,如果我們想明白這點后應該就不難理解,為什么有時孩子說不聽了吧,,也許問題就出在我們給出的指令高于孩子理解力了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,他的理解力也會從初級向高階逐漸發(fā)展,,同時可以聽懂的指令也從“一步指令”向“多步復雜指令”遞增。具體來說: 孩子一歲左右可以聽懂“一步指令”,; 兩歲多是“兩步相關性指令”,; 三歲是“兩步非相關性指令”; 四歲是“多步復雜指令”,。
而這一個概念恰恰是很多很多家長所忽略的,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理解這幾個名詞定義,咱們來舉個例子,。比如馬上就要帶孩子出門,,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整理好積木,然后一起穿上鞋出門,。 一步指令(1歲+):“寶寶,,幫媽媽把積木拿過來”,,這是讓孩子做一步動作的指令。
兩步相關性指令(2歲+):“寶寶,,把積木拿過來,,放進盒子里”。為什么這兩步是相關指令,?因為“拿積木過來”和“放進盒子里”有一種特別自然的內在性聯系,,積木拿過來之后放哪里?
兩步非相關性指令(3歲+):在臥室門口有塊積木,,你希望寶寶去拿,,“寶寶,積木拿過來,。然后幫媽媽把門關上”,。這兩步指令之間是沒有很自然的聯系的,“拿積木”和“關門”沒有自然的邏輯聯系 多步復雜指令(4歲+):“寶寶,,把積木拿過來,,幫媽媽把門關好,積木放進盒子里后,,我們穿上鞋子出門去”,。
家長們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類似的場景,大部分時候,,我們是不是脫口而出的都是“多步復雜指令”,,即使我們的孩子才剛過1歲?我們可以拿大運動發(fā)展來類比,,畢竟不會坐的孩子是無法走路的,,面對大運動發(fā)展我們總是更有耐心更會理解包容,但對于很多孩子認知和社交發(fā)展的能力,,我們卻總是“想當然”的心急和焦慮聯系人:毛老師聯系電話:15371455662 19951156509 15306268207電話:0512-36600817地址:蘇州市昆山市玉山鎮(zhèn)中華園路850號四季商城3樓031室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,,是一家非營利性社會服務組織機構,針對自閉癥[孤獨癥]兒童開展的專業(yè)的康復訓練機構,,行政所屬管理單位是昆山市民政局,,業(yè)務主管單位是昆山市殘疾人聯合會。機構致力于為自閉癥(孤獨癥),、多動癥,、語言發(fā)育落后、感覺統(tǒng)合失調,、聽力障礙,、智力落后、發(fā)育遲緩、輕度腦癱,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0-12歲等特殊兒童提供實施綜合測評和康復訓練[attachment=5854296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