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子如果是消費品,,那13/14/15/16/17年價格上漲是因為買的人多,房子少,,后面就是套路了,,土地出讓金高了,,成本就高了,買房成本就高了,,再加上金融成本,,一套房的成本更高了�,?墒乾F(xiàn)在有效需求不足,中產(chǎn)都有兩三套了,,沒錢買的,,你讓他再加杠桿買房,他又看不到收入增長的可能,,因此就不買,,手里有兩三套想賣的就賣不出去。賣家想的是至少收回成本(包括金融成本)買家想的是,,七八年前的房子,,產(chǎn)權(quán)期就剩50幾年了,不應(yīng)該這么高的價格,,手上的資金又有限,,拿什么買呢,這種巨大的心里差異,,就是售房人與買房人對房價的不同定義,,想完成交易確實很難,時間越長對賣方越不利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