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 發(fā)表于: 2018-05-07
, 來自:江蘇省0==
有藤屜的家具,,不要放重物和鈍器,,以免壓壞和劃傷,也不能踩踏,,尤其是干燥季節(jié),,最容易損壞。家具如人,,人需要養(yǎng)生才能活得長久滋潤,,家具也需要“養(yǎng)生”保養(yǎng),才能歷經(jīng)歲月滄桑而風采依舊,。順應(yīng)木性
人的養(yǎng)生講究順應(yīng)人性,,家具的保養(yǎng)也要順應(yīng)木性,也就是家具的“脾氣”: 冬天的北方家家戶戶都生暖氣,,人離暖氣近些很舒服,,但家具得離暖氣遠一些,以免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木材過分收縮,,導(dǎo)致開裂,。 夏天來了,經(jīng)常下雨,,家具應(yīng)避免臨窗擺放,,以免在陰雨天氣中受潮,漲壞表面,,損壞榫卯,。 很多家具還怕風,尤其是帶面的家具如桌,、箱柜類等家具,,受“干縮濕脹”的影響,,在風口處吹久了容易開裂、翹曲,。 總之,,對人來說,家具的脾氣是“勤動易散,,久靜易朽”,;對天氣來說,家具的脾氣是“只可漸變,,不可突變”,。收藏者必須投其所好,順應(yīng)木性,,才能讓精美的古家具流傳久遠,。如何防止案面塌腰 有一種條案叫擱板條案,也叫架幾案,,案面很長,,很厚,也很重,。它的案面與案腿不是一體的,,而是可拆卸的。北方俗稱“一塊玉”,,南方叫“梗板”,,流行于清末,,人們一般用它來放笨重的自鳴鐘或山石盆景等,。 因為案面上的物品很笨重,所以案面承受的壓力非常大,。案面兩端因有案腿支撐,,所以不算吃力,但案面中間卻是懸空的,,時間長了會有塌腰的危險,。為了避免這種現(xiàn)象,應(yīng)該每隔一年或半年把案面翻個個兒,,那樣略微彎曲的案面會因為換了受力方向而還原,。上漆
因為南方氣候濕潤,為了防潮,,蘇作家具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,。漆刷得薄,就顯得很透明,,這樣不但能防止水分的侵入,,還不會掩蓋木質(zhì)自身的美觀,。蘇作家具的特點是內(nèi)外都上漆,里里外外都受到保護,。 上漆對一般人來說難度較大,,可以請專業(yè)人士來做。京作硬木家具是不上漆的,,只在表面燙一層蠟,。因為北方氣候干燥,無須上漆,,而且燙蠟之后,,家具在使用過程中經(jīng)過長期反復(fù)的摩挲,表面的蠟會滲進木材中,,發(fā)生氧化,,產(chǎn)生包漿。包漿又稱“木銹”,,“木銹”是借用青銅器中的術(shù)語,,它在古家具中是很寶貴的,既美觀大方,,又能保護家具,。已形成包漿的家具表面不能受開水燙,也不能沾可溶性很強的液體,,如汽油等,,否則會損壞包漿。如何保養(yǎng)桌面 有句俗話說得好:“冷桌子不能沏熱茶,�,!边@句話可謂順應(yīng)了木性,因為存放家具的環(huán)境溫度不能驟冷驟熱,。比如,,帶石頭面的家具(如桌子、屏風等)冬天不能放在室外,,夏天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曬,,以免開裂。配桌套 古時候,,貴重的家具都會配桌套,,桌套大多用布制成。如清代皇宮統(tǒng)一用藍布做桌套,,而不是緞子(一些清官戲中常用緞子做桌布,,是錯誤的),這主要是因為布吸水性能比緞子要好,。藍布不僅吸水,,還吸塵,,當時叫“陰丹士林布”。 藍布桌套一般是深藍的邊,,淺藍的芯,,或者是黑邊藍芯,用來配黑紅的名貴家具,,暖色調(diào)與冷色調(diào)形成鮮明對比,,很有層次感。保持干燥,,應(yīng)對換季 在四季變換明顯的地區(qū),,家具的保養(yǎng)極為講究。比如伏天過后,、春秋兩季等,,氣候由潮變干或由干變潮,應(yīng)適時打開柜門,、拉開抽屜,,使家具內(nèi)外同步過風,以免因一面過于干燥或過于潮濕而翹曲,。 但是,,在過風的時候,不能讓家具暴露在陽光下或風口處,,應(yīng)置于陰涼,、干燥之處。因為過度的陽光照射會損害木制家具的材質(zhì),,造成木材開裂或翹曲,,所以要盡量保證古家具不遭受陽光照射,同時又保持其適度干燥,。上蠟 家具如果使用得上了年頭,,光澤就會逐漸散失,,影響其美觀,。 遇到這種情況,可以將地板蠟,、蜂蠟等在日光下或爐邊烤軟,,用使舊的皮鞋刷子反復(fù)劃蹭,這樣刷子上就布滿了很多微小的化開的蠟粒,。然后用這把沾滿蠟粒的刷子在家具上反復(fù)地刷,,這種方法叫“干抖蠟”。經(jīng)過“干抖蠟”的處理,,失去光澤的家具立刻“紅光滿面”,,比女性化妝品還要有效,。還可以用買來的碧麗珠或地板蠟直接上蠟。應(yīng)對家具部件的松散與脫落 如果家具的部件脫落了(比如掉了一個抽屜環(huán)等),,最應(yīng)該注意的一點就是:保護好這個脫落的部件,,行話叫作“死尸不離寸地”�,?梢詫⑦@個脫落的部件用同顏色的毛線與家具拴在一起,,如果是柜子或抽屜上的部件,也可以放在柜子或抽屜中,。切不可隨意亂放,,以免日久丟失或因其他原因而將其遺棄。否則,,一旦可以修復(fù)的時候,,若找不到脫落的部件,再要想找一個原樣的部件是幾乎不可能的,。 如果家具過分松散,,可用繩子捆牢或裝進麻袋捆好,然后找行家修理,,千萬不要用膠帶等化學(xué)產(chǎn)品來粘合,,以免處理失當。如何搬家具
有不少人的家具在家保護得很好,,但搬一次家就完蛋,,我見過的很多家具就是在搬家過程中搬壞了的。對家具收藏者來說,,搬家是一門大學(xué)問,,不學(xué)不知道,一學(xué)嚇一跳,,除非你認定一輩子也不搬它,。 收藏品多的收藏家尤其應(yīng)該補好這一課,因為家具多了,,為了節(jié)省空間必然得碼放,,而如果碼放不當,塌腰,、折腿等現(xiàn)象就會隨之而來,。 碼放的第一步是搞清碼放的次序,先要用堅實且厚重的家具放在最下層來墊底,。不能用床,,因為床雖厚重但不堅實。笨重的帶石面的椅凳類,,最好采用四腳朝天法放置,,這樣重心降低,,不易損壞。在裝車運輸時也最好用四腳朝天式,,即使劇烈晃動也不致?lián)p壞榫卯,。
除塵 由于環(huán)境的污染,空氣中的灰塵越來越多,,城市中尤甚,,于是保護家具又增加了關(guān)鍵的一課一除塵。 很多家具都有雕花部位或繁復(fù)的鏤空部位,,特別容易積累灰塵,,可用軟棉布來擦拭,但是切記兩點:一,、不能用毛巾,。因為毛巾的毛是線組成的小環(huán)結(jié)構(gòu),會剮傷家具的雕花,、轉(zhuǎn)角及木紋的細小劈裂部位,;二、不能用濕布,。濕布是古家具的天敵,,它會帶來家具表面的干濕的劇烈變化,與“順應(yīng)木性”這一原則相悖,。當濕布中的水分和灰塵混合后,,會形成顆粒狀,一經(jīng)摩擦就會損害家具的表面,,輕則損害家具原有的包漿成色,,重則導(dǎo)致家具表面日后開裂。人們普遍意識不到其危害性,,慣用濕布擦拭家具,,以為那樣擦的更干凈。如果塵垢過多,,可用晾干水分的潮布反復(fù)擦拭,。清洗 清洗主要是針對舊家具的,這些家具若不進行專業(yè)清洗,,一是容易糟朽,,二是影響美觀一誰家的客廳都容不下這等臟玩意兒,,不管它多古老,。 最保守的清洗方法是用酒精來擦拭,因為酒精能將這些家具表面的浮泥,、油漬軟化,,便于清除,,也不損傷木質(zhì)。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大漆家具和楠木家具,。 在清洗過程中,,千萬不可用滾開水來燙桌面,也不可以用刮刀,、粗鋼絲棉等來刮磨,,必要時可以用木片、竹片來剔除不易清除部位的較厚污垢,。清洗完后,,應(yīng)涂上一層蜂蠟,以恢復(fù)古舊家具昔日的風采,。合理的擺放 家具擺放與保養(yǎng)也有一定的關(guān)系,。在平房中,條案,、柜子,、桌子擺放時與墻壁要保持一厘米的距離,不能近貼墻壁,。因為如果貼得太近,,磚墻上的水氣就會侵蝕家具,使家具受潮,,還會損壞家具表面的蠟層或包漿,,進而損壞木質(zhì)。[ 此帖被娥姐在2018-05-07 16:33重新編輯 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