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 發(fā)表于: 2019-08-05
, 來自:江蘇省0==
一,、大脾氣二,、愛打人三,、好勝心強四、不收拾玩具五,、說不知輕重的“狠話”六,、頑皮淘氣七、執(zhí)拗八,、占有欲強九,、說謊十、喜歡咬人十一,、不守規(guī)則十二,、喜歡重復十三,、多動十四,、粘人十五、故意惹大人生氣(叛逆)十六,、“人來瘋”十七,、膽小十八、不愛“打招呼” 一,、脾氣大 典型表現(xiàn):稍微不順心就大哭大鬧,、大吵大叫,甚至摔東西,、撒潑打滾,,而且很難平息,有時候還會持續(xù)很長時間,,很難勸阻,。 成因: 如果可以排除先天神經(jīng)類型的原因,孩子的大脾氣往往是伴隨著自我意識發(fā)展而來的,。對于那些語言能力還比較局限的孩子來說,,脾氣一般起因于有了需求主張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,當養(yǎng)護者無法及時滿足這種需要甚至無視這種需要時,,小脾氣便被引爆了,;對于那些已經(jīng)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來說,脾氣則可能起因于驚恐,、孤獨或不被贊賞的負面情緒,。 對策建議: 1、父母首先要意識到發(fā)脾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現(xiàn)象,,千萬不要把孩子容易發(fā)脾氣視為家庭教育的失敗,,而且根據(jù)美國親子溝通專家帕蒂的提法,發(fā)脾氣其實是孩子的心理康復機制之一,,借助這個過程,,孩子將發(fā)泄掉許多不良情緒,,比如沮喪和無助感。所以不要輕易用強制的辦法終止這一過程,。 2,、沒有無緣無故的脾氣,當孩子發(fā)脾氣時,,家長還應學會查找脾氣背后的原因,,比如,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項需求,?是否自己處理沖突的方式讓孩子產(chǎn)生了不公平感,?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學障礙?如此等等,,這類追問更容易幫自己對癥下藥,,而孩子也將從父母善解人意的處理方式中學會設身處地,得到成長,。 3,、學會接納孩子的脾氣固然重要,但如果還沒有足夠的耐心處理孩子的脾氣,,就不要硬撐著,,可以讓其他家人幫著留心脾氣風暴中的孩子的安全,自己到另一個房間冷靜一下,,離開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釋一下,,比如“媽媽感到自己的腦袋都快爆炸了,看來媽媽需要冷靜一下”之類的,,但千萬不要說些“再哭就不喜歡你了”,、“哭夠了再來找我”之類的話,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極限,,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緒,,給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。 二,、愛打人 典型表現(xiàn):與他人交往過程中,,動輒喜歡用“暴力”解決問題,甚至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上去就打人,。 成因: 孩子出現(xiàn)打人行為,,原因多種多樣,但主要有如下幾種:1,、交往技能不發(fā)展,,遇到問題時不懂得藝術地解決問題,便簡單地采取了打人的策略,。特別是在多次動手打人都能達到預期效果后,,就更容易認為“打人”是他左右這個世界的有力武器,,自然就會頻繁借助它的威力了。 2,、安全感不鞏固,,遇到非常態(tài)的環(huán)境,就容易緊張,,進而通過打人來先發(fā)制人,、自我保護。 3,、教養(yǎng)方式不當,。如果養(yǎng)護者在教育過程經(jīng)常采取暴力方式,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消極影響,,一來孩子可能會得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,,二來受到責打的孩子可能把不良情緒發(fā)泄在其他人身上。 對策建議: 1,、適時進行交往技能的教育,,引導他通過非暴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,,并及時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,。2、培養(yǎng)孩子的安全感,,鑒于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,,需要專門撰文論述,不擬在這里展開,。3,、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心理特點,給他講一些正面的故事,,為他樹立一個榜樣原型供他模仿,。同時停止打罵的教育方式,對寶寶的交往圈子最好有個控制,,少讓他和一些愛動手的孩子來往,。4、對于已經(jīng)具有一定語言能力的的孩子,,可以誘導他說出打人的原因,,對癥下藥,及時處理,,逐個“擊滅”,。 聯(lián)系人:趙老師 聯(lián)系方式:18361961770(微信同步) 15162319712 地址:昆山市花橋鎮(zhèn)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-204室 [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-07-17 17:05重新編輯 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