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,我們即將迎來昆山南站開通15周年,。據(jù)報道,,2021年客運量700余萬,多么可觀的客流需求,。
時光荏苒,,15年來,我們于站北建起了小城,,倍感遺憾的是,,未能繁榮一座大家公認的高鐵新城。我們也曾經(jīng)想起,,且于3年前轟轟烈烈操辦了設(shè)計方案比選,,也想豪橫一回。只可惜,,時移勢變,,丟了機緣。站西大片土地限于農(nóng)用,,往南停滯,,xx的等9號線到來再一舉站南,,總給人以本末倒置之感。即便如此也罷,,南站過江通道,,遲滯10多年,是不是就有點諸葛無意江南了,?
如此來看,,南站高鐵新城也只能南向突圍,過江并與張浦聯(lián)袂了,。這里,,不由讓人注意到,南站板塊的百姓時常提出,,要高中,,要醫(yī)療中心,要體育中心......,大家以城南自居,。個人認為,,這些只是
南站板塊這一小城南的期望。
先不妨看看,,周市早早以城北自居,,巴城算進了城西,連蓬朗都自稱城東,。隨著以外環(huán)為我昆山基本盤,,各方向均都出現(xiàn)了概念延升和泛化。南站與張浦,,僅因為吳淞江一河之隔,,沒有落實柏廬路南延和白馬涇路過江,隔閡了兩岸融合,。兩岸伸手可觸,,近在眼下之地,就這般生分,,著實不該,。再說,這小城南,,土地近于枯竭,,
小的城南沒更多意思,毫無必要于此坐困愁城,,很需要吳淞江南岸這一大后方,。
通衢吳淞江,兩岸一體,,定將成為
新的大城南,。解放這0.1公里的“鴻溝”,,于南站板塊小城南,于張浦,、于我
昆山大空間格局,,都有切實利好。張浦高中可以是城南的高中,,當然添新更好,;六院很有必要二期,打造成為南部醫(yī)療中心,,自然也是城南的,;張浦廣闊的生態(tài)綠地也是城南的。吳淞江兩岸當共建共享,,共有共愛,,
大城南才有大未來。
且看時下吳淞江南岸張浦,,產(chǎn)業(yè)更新,,生態(tài)更美,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小城市建設(shè)有板有眼,,更多潛力正在持續(xù)釋放,。假以時日,握手江北指日可待,,
大城南之勢也將必然是大概率事件,。
眼下,
最為迫切的就是在于盡人事,,南站張浦就近過江,,
過江第一,共同的期待,!
2025,白馬涇路南延過江,,我們在期待! [ 此帖被小城小事在2025-01-18 12:31重新編輯 ]